发布时间:2024-11-09 01:32:06 作者 :自由购 围观 : 0次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小班社会逛商店我不闹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小班社会逛商店我不闹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【活动目标】
1、了解商店购物的基本程序:选择商店→付款,能到商店。
2、初步使用礼貌用语。
3、懂得商店卖的东西不只是一种,会有很多。
【活动准备】
投放洗发水、沐浴露、蔬菜等玩具,饮水机,收银台等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游戏材料,导入游戏。
1、教师:之前我们也玩了“买东西”的游戏,学会到商店购物。懂得要怎么样去买,上星期我们在“娃娃家”游戏中开了一家商店,我们也看过商店里都有哪些东西,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小朋友们对商店还不是很了解,他们总觉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,他们也会混了以为商店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,不对的哦!商店里可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买的。(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材料,如洗发水、沐浴露、蔬菜等。)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到商店里买东西了。
2、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商店购物的流程:选择商品→付款。
二、教师:在上次的游戏中,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直忙着煮饭炒菜,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呢?今天我们有了商店,那么,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哪里呢?
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还可以去哪里呢?有谁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商店要谁来看店呢?
三、提出游戏要求。
1、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做家务要分工。
2、商店的营业员与顾客之间要使用礼貌用语,上次啊!老师发现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很没礼貌,不管是当老板还是当营业员,还有客人来了他们也(jy135幼儿教育
www.jy135.com
)不会去招待。四、幼儿自主游戏,教师观察指导。
1、重点观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到商店购物的情况。
2、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丰富游戏情节,提醒他们去商店买东西等。
3、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。
五、整理游戏材料,师幼分享游戏体验,评价游戏情况。
1、整理游戏材料。
2、交流游戏情况。
教师:今天你们扮演了谁,都做了些什么?你们到商店买了些什么?
认真做好“讲、看、听、引”四个方面
“讲” 包括家长讲和幼儿讲。每天,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,分层次地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。
“看” 引导幼儿观看一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多媒体材料,如:动画片等;也可教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与符号,或在逛街时带幼儿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、商店名称、马路路名等等,通过大量的视觉刺激达到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的目的。
“听” 孩子故事听得多了,看得多了,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。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,而且也别忘了对他进步的肯定。
“引”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,家长应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,并适当地进行复述故事。在阅读过程中,家长还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,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,展开丰富的想象,推测故事情节,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,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。
朋友们好,我是乡恋。题主说,老师反映孩子在校比较胆小,不主动寻求老师帮助,请问该如何引导孩子?
我实话实说,不绕圈子了。一般来说,根子在家长身上。就正常原因看,那是孩子老师拐弯抹角地批评家长,孩子在家家教太严,限制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使孩子到校也缩手缩脚,遇到问题,也不求教师、学生帮忙。
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,是要有一定规矩。这个规矩,是慢慢形成的。不能靠打或骂。孩子的行动有点错、或不如家长的意,家长就大声喝斥或暴挨一顿,他胆子不小才怪呢!
建议家长好好回忆一下,是否有过份的地方,若没有,那就是心理方面的问题,建议家长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,问题总能解决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班社会逛商店我不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小班社会逛商店我不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